第三十九期“国资大讲坛”特别专场——国有企业外部董事论坛在沪成功举办
举办时间:2022-09-22-2022-09-22
主办单位:
地点:上海
导 读
2022年9月22日,第三十九期“国资大讲坛”特别专场——国有企业外部董事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外部董事召集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外部董事,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刘国胜,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规划发展局原局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中化集团兼职外部董事邓志雄,浙江能源集团、浙江省机电集团外部董事,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原总经理陈桁应邀作主旨演讲。
本期大讲坛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由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国资院”)、上海证券报、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上海国资院院长罗新宇、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张凤明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国资系统相关企业代表和知名专家50余人出席本次活动,国资智库视频号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视频号同步直播。
论坛现场,还举行了上海国资院特聘专家聘任仪式,上海国资院院长罗新宇为刘国胜和陈桁两位特聘专家颁发聘书。此外,由上海国资院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履职实务百问》也在现场正式发布。
外部董事制度,是国务院国资委为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进一步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所推出的一项重要创举,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更好发挥外部董事作用,增强董事会运作的独立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一个重点任务,也是当下大家十分关心的一个热点话题。
三位主旨演讲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关于外部董事会建设及外部董事履职能力发挥的思考与洞见。
刘国胜曾经担任过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领导,他指出,当前,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国从大国变强的关键时期。强国的基础是强企业,这其中国有企业责任非常重大。国企要做强做优做大,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核心问题是完善公司治理架构,重中之重就是董事会的建设,董事会建设的关键是外部董事占多数。他结合自己曾担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外部董事召集人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的经历强调,外部董事占多数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可以进一步增强董事会运作的独立性,这是董事会建设的关键所在。他认为,外部董事履职需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履职所需要的知识,同时,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
邓志雄结合自己先后在五个世界500强企业担任外部董事的工作实践,从“四个有利于”角度进一步阐释了外部董事制度的优势和作用。一是有利于决策与执行的专业化分工,保证决策的专业化及企业运营的市场化;二是有利于强化决策的内部制衡,关键是避免“内部人决策冲动”;三是有利于优化董事会结构,不仅仅是董事会成员数量的优化,更深层次是质量的配齐建强;四是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外部董事占多数的结构优化来推动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陈桁则结合浙江省国资国企外部董事制度推行的实践经验分享了“外大于内”董事会运行机制如何走深走实,他总结了五点做法,包括顶层设计,全省统筹推进;制度先行,全面建章立制;严把资格,全方位拓宽外董来源渠道;完善机制,全力优化履职服务保障;数字赋能,全层级强化运行管理。陈桁还结合自身履职体会提出担任外董的“六个性”原则:一致性、战略性、专业性、独立性、协同性、合规性。
此次论坛还设立了圆桌对话环节。由罗新宇主持,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外部董事召集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外部董事,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刘国胜,上海农商行监事会主席李建国,上海机场集团原董事会秘书刘伟国,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主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顾功耘,中怡保险经纪金融及专业责任全国负责人兼董事及高管责任保险专家周海晨共聚圆桌,围绕外董建设的意义及作用、如何扩展外部董事来源、外部董事与内部董事如何形成差异化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对话。
国资大讲坛
国资大讲坛系列活动是2018年5月,由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共同举办的高端活动,每期邀请一位国企改革创新标杆掌门人或国资业界权威大咖登台主讲,活动以“新时代、新国企、新征程”为宗旨,以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新趋势、国有经济使命与功能、国有企业创新模式经验分享为主要形式,努力打造新时代“开放、创新、实践、共享”的政策学习、创新推广、舆论宣传平台,致力于成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思想盛宴和理论高地”,目前已经举办39期。